法律分析: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县级统筹起步,直到2020年底,终于实现了省级统收统支,解决了省内养老保险基金负担不均衡的问题。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约4.4万亿元,基金支出约4.1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养老金缺口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而形成的养老基金缺口,收支不平衡。养老金缺口也体现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于形成的养老基金缺口的解决,多政策推进。开放二胎政策、延迟退休、对于不足的由政府给予补贴。法律依据。
而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目前结余1.9万亿元,所以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未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一个是18万亿的资金缺口,一个是不存在养老金。
养老保险之所以出现缺口,一方面是有人拿的太多,另一方面则是历史欠账,直白说就是现在拿的多的人相当比例根本没缴纳过社保,形成了退休人士消耗在职人员缴纳的社保的现状。假如一个人每月领取8000元养老金,之前没缴纳过。
所以说整体上来看,社保基金确实到目前为止没有缺口,结余每一年都是在不断的递增。但是各个省内的这个,养老保险的收支就是不容乐观的。因为省内养老保险的收支,它不会有所谓的国有企业单位经营利润的划转。因为这是国家统一。
养老金的缺口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一是人口老龄化。纠缠于养老金到底有无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并不是公众的无理要求,实是基于养老金的现实追问。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包办劳保制。
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基金收入数是大于基金支出数的,基金累计结存数是增加的,2019年比2018年多结存了999亿元。基金累计结存数足够2年半的支出。综合以上情况,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应该是没有缺口的,对支付养老金是有足够。
养老金缺口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而形成的养老基金缺口,收支不平衡。养老金缺口也体现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于形成的养老基金缺口的解决,多政策推进。开放二胎政策、延迟退休、对于不足的由政府给予补贴。
但如果从不同省市来看,我国部分省市养老金缺口较大,如2010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设兵团)共有15个,缺口高达679亿元。这是由我国各省份的发展差异所决定的,而对于那些养老金收不抵。
转制之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就造成当下的一种局面:以前没交钱的人只得挪用后来者缴纳的养老金。于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者必然担忧:我们的钱被用来支付别人的养老金,今后我们的养老金缺口该如何解决?尽管国家财政补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