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
原来在单位参保,现在则是灵活就业,之前缴纳的养老保险的金额按照正常的金额去算,而且之前的年限也是按照已经缴纳的年限计算。然而单位参保转为灵活就业参加社保,最为需要我们关注的仍是工作性质转变之后的社保缴纳,因为交社保。
那么你可以拿到3000*22%=600块,这是国家给你的(也就是公司的那部分钱,不变的话还是按1686算=1686*20%=337.2),然后个人的1686*8%*15*12=24278.4,然后要除以120。计算个人帐户养老金时为什么要除以120?按照。
但是这个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员工养老金缴纳年限的计算是要做一个区分的,需要按照企业和事业单位两个工作经历和时间进行分段的计算。02影响不大现如今,企业职员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只有在过渡性。
法律分析:养老金计算办法:必须缴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的金额与领取年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及本人的月平均缴费工资等有关。不难。
公司缴纳社保的计算公式为:公司所缴部分=工资乘社保缴费比例。具体比例如下:1。养老保险金——单位20%,个人8%;2。医疗保险金——单位8%补充医疗1.2%=9.2%,个人交2%;3。失业保险金——单位2%,个人1%;4。工伤保险金。
基础养老金以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不满1年的缴费月数折算为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本息除以计发月。
单位职工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原则上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的范围内进行核定。特殊情况下个人缴费基数的确定,按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
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
在过渡期内按原办法计发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以2005年各设区市(原行业统筹企业以全省)计算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为准,平均缴费指数统一算至2005年12月,其他规定不变。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